Responsible Vibe Coding

圖片

昨天 “恰巧” 碰上了洗版全台的 vibe coding 事件,所以很多人以為我說 Responsible Vibe Coding 是玩笑話 ​😆

不~我是認真的。💪

你拿 Responsible Vibe Coding 這個字去網路上搜尋,就會發現,早已經有太多人在討論 Vibe Coding 帶來的風險以及如何因應。

特別是對於原本不在軟體開發領域的開發新手而言,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情,甚至已經有人針對 Responsible Vibe Coding 列出了 guidelines…

LLM確實讓進入軟體開發的門檻大幅下降,甚至有人用了 democracy 這個詞來形容(意味著過去被少數人壟斷的專有能力,如今已釋放給所有人…),但這也是 吳恩達(Andrew Ng) 不喜歡 vibe coding 這個詞彙的原因 👉 讓人誤以為軟體開發從此就變得人人可做了。

然而其實不是的。

因為,專業 與 非專業 的差異,其實不只是能力,而是 『態度』。

專業不只是因為能力比較強,或是比較有經驗,也是因為願意去做那些流程中看似無聊和瑣碎的雜事,以至於我們的成品可以在安全性和品質上得到保障。

寫程式,或許變得容易了(反正都是AI寫嘛),但寫出高品質的好程式,則依舊是專業人士才能作到的事情。

新手面對 Vibe Coding 到底該注意些什麼,如何才能兼顧品質、安全、和效率?

我把相關資訊,放在底下:
https://vibe-coding-manifesto.com/

https://medium.com/@harsz89/from-heads-down-to-hands-off-a-journey-into-responsible-vibe-coding-3d81a1c5634c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ndrew-ng-vibe-coding-unfortunate-term-exhausting-job-2025-6

針對 vibe-coding-manifesto 這份給開發人員的 Responsible Vibe Coding 建議,整理如下:

Rules for AI-Assisted PR Submissions(AI 輔助的 PR 提交規則)

這一部分主要在講:如果你用 AI 幫忙產生程式碼,當你要把變更提交成 Pull Request(PR)/Merge Request 時,要遵守哪些好規範,以減少審查負擔、提高品質。
圖片
(Prepared by AI, Reviewed by David)

Project automation for the Vibe Coding/Review Workflow(Vibe Coding/審查流程的專案自動化建議)

這一部分則是在講,在一個支援 AI 輔助的開源或團隊專案裡,可以加一些自動化工具或檔案來讓 AI 與審查流程更順、更一致。

圖片
(Prepared by AI, Reviewed by David)

我覺得這些資源對於團隊準備走入以 vibe coding 為主的開發模式時,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


後記

昨天,敏捷大賞工作人員餐敘。
席間,有位好友問到,這兩天我都在談 Responsible Vibe Coding,但現在 AI 的能力已經比很多 “人類” 還強了。會不會有一天,我們能夠 “直接” 信任 AI 作的建議或決策? 而不需要再人為介入?

我說: 『不能!』
而且這是使用 AI 的人『永遠的責任』。

如今,我們大概不可能阻止學生使用 AI 來幫忙寫作業或是潤飾論文,甚至有些學校是鼓勵學生這麼做的。作家們也開始使用 AI 幫忙創作,但這些行為的前提是 👉 你必須詳細閱讀 AI “為你” 產生出來的每一個字,而非蒙著眼照單全收。

因為你才是那位作者,AI 不是。

同樣的,vibe coding 的主體是誰? 是開發者。
AI 只是 “幫你” 產生 程式碼,而非替你完成一個系統。

請注意,這兩者有天大的差別。

如果有朝一日 AI 不需要產 code 了,可以幫你直接做出成品,過程中不是 “藉由” 程式碼這媒介,那我就不會說你必須去作 code review,必須對產出的 code 負責(因為根本沒有 code 了)。

到了那一天,你只需要對成品作黑箱測試,對結果負責即可(對,你還是得負最終責任)。

但現在不是,現在 AI 並非幫你產生整個系統,而是幫你產 “code” ,你才是那個最終整合所有程式碼,把系統交付給用戶的那個人。

而正因為如此,你必須得 code review。

有人說:可是我又看不懂(或是沒時間看)這些程式碼啊? 怎麼辦?

就是不行,因為你必須為這份程式碼負責。

因為 (不去看程式碼的)這種行為,就好比一個書籍譯者,接了太多專案,開始叫 AI 幫忙翻譯,出了問題最後雙手一攤說:『我沒時間看完 AI 翻譯的東西啊,而且…其實我也看不太懂!』

這樣可以嗎? 當然不行。

因為你才是那個翻譯者,翻譯的稿費是你拿走的,並非直接付給AI。

說了這麼多,我只想說,vibe coding 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是一個未來會走的方向。但請牢記 Responsible Vibe Coding ,作一個負責任的 AI 工具使用者。

後記:順帶一提

剛說到的那個聚餐,來到了內湖一家相當老字號的餐廳,這餐廳號稱『台北最強烤鴨餐廳』。他們的烤鴨頗具盛名,網上大家是這樣形容的…
「皮脆肉嫩」、「鴨皮油亮酥脆」、「甜麵醬不死鹹還很香,是整道菜的靈魂」、「皮非常之脆且油而不膩」、「肉質多汁」、「鴨肉油脂豐富不乾柴」、「軟嫩好入口」、「無論是單吃還是沾甜麵醬都好吃」…

來來來,這就給大家品嘗一下…
圖片

圖片

你問我好吃嗎?
當然好吃,哪次有人請客我會說不好吃的。是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使用LM Studio輕鬆在本地端以API呼叫大語言模型(LLM)

開啟 teams 中的『會議轉錄(謄寫)』與Copilot會議記錄、摘要功能

在 ADO Pipeline 中使用 GitHub Copilot CLI:實現全天候24h開發的夢想

原來使用 .net 寫個 MCP Server 如此簡單

VS Code的字體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