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版控到底有沒有正確的用法?

某天,朋友向我詢問一個問題 :『Git 版控到底有沒有正確的用法?』

因為團隊成員要求走自己習慣的 Git 協作流程,溝通無效,team member堅持 : 『像是 Git 這樣的工具,使用時沒有絕對的對錯,不是國外的大神說的就是對的,也沒有觀念是否正確的問題…』。

『很有魄力耶』我說。
『但這樣我很困擾啊』朋友無奈地問:『Member這樣講是對的嗎?』

我回答道:
『你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所有東西都是工具,甚至,廣義來說整個軟體開發技術也都是工具,
常常需要因時因地制宜,因此…
對錯是相對的沒錯,但是到底相對於什麼呢? 得看目的。』

Git的使用,一般來說,有爭議或選擇的是兩個部分,Repo 大小的分割(專案顆粒度),以及 git working flow…

拿 git working flow來說,如果是早年的 Git 使用者,多半選擇 git flow,那是有當年時空背景因素的。Git 發展初期,需求是開源專案,開發人員可能並不在同一個辦公室協作,常有跨國合作的需求,當時網路狀況也不像現在品質那麼好,那時分支的建立就相當多且頻繁。

再加上 Git 切分分支的成本極低,到後期,甚至有很多團隊用分支來做為暫時性的程式碼存放或測試,這本身不是問題。但這些分支,終有一天需要合併,每次合併,都帶來不少的痛苦。過去沒有頻繁交付的需求,一兩個月合併一次花花時間,日子也就這麼過了,但如今,不同了。

最近幾年,我們是不建議切出具有長生命週期數量多的分支的,因為分支本身就是一種程式碼隱藏,Continuous Delivery 的作者 Dave Farley 就說過, 從頻繁交付的角度來看,具有長生命週期且多分支的 git flow 是個不好的選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6TwnLCFwA

所以,如果要實踐敏捷的頻繁交付(一周數次,一天數次)那我會建議 git 分支數量愈少愈好,分支生命周期愈短愈好,以便能有利於持續整合,實現頻繁交付:
圖片

但這是有前提的。
前提是 : 『團隊有良好的自動化CI流程,包含程式碼的靜態掃描、套件安全性掃描、自動化測試…都必須在Pipeline中出現。』

如果你想實踐真正的持續整合(CI),就要盡可能地減少不力於頻繁整合的程式碼隱藏,而分支,毫無疑問是一種程式碼隱藏:
圖片

這就是技術能力較好的團隊,之所以對於 Git 版控會傾向於選擇不用 git flow 或走 trunk based development 的原因,但這當然必須建立在團隊的技術能力已經足夠成熟的前提上。

資訊業,是一個在持續發展中的行業,改變不僅相當頻繁而且往往昨是今非,因此,不同的團隊、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時空背景,同一個議題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答。

所以觀念正不正確,或選擇對不對,是依照 “目的” 來決定的,如果團隊的目標一致,選擇就是一種策略,對的選擇,就會讓團隊以更快的腳步接近目標,反之亦然。

所以你覺得,使用 Git 有沒有所謂的對錯呢?

參考文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6TwnLCFwA
https://www.atlassian.com/continuous-delivery/continuous-integration
https://martinfowler.com/articles/continuousIntegration.html
https://techblog.lycorp.co.jp/zh-hant/Safely-Deliver-Large-Scale-Feature-Migration-With-Feature-Toggle


相關課程:

敏捷開發與Azure DevOps實戰
https://www.studyhost.tw/NewCourses/ALM

留言

Ben寫道…
也許有對錯,只當造成問題時,才會有錯,例如:之前改過的 Bug 又再重現。
這跟寫程式一樣,沒有固定法則,但有最佳實踐。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使用LM Studio輕鬆在本地端以API呼叫大語言模型(LLM)

VS Code的字體大小

使用 Dify 建立企業請假機器人

使用C#開發LineBot(3) - 使用LineBotSDK發送Line訊息

使用Qdrant向量資料庫實作語意相似度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