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價值
做軟體開發很多年之後,常碰到有人問我,軟體公司是怎麼估算一套軟體的價格的? 用開發的人天數來算嗎? No, No, No…『人天數』是一個非常標準的錯誤答案。
如果你是軟體開發商,軟體開發的『人天數』可能是你的成本,但絕對不會是報價/售價。
那報價/售價怎麼定呢?
讓我先問一個問題...
對於買方來說,什麼叫做『買貴了一套軟體』? 或者反過來問,什麼叫做『買了一套划算的軟體』? 不好回答? 想一想底下的例子...
如果軟體開發商花5個人月為買方(你的公司)客製化開發了一套系統,然後賣你500萬,對你來說,這貴不貴?
其實我們不知道。因為貴不貴是相對於這套軟體能為你帶來多少價值而定的? (而非開發商花了多少時間) 如果你花了500萬,系統上線後,能每個月為你帶來50萬的效益,那我覺得這500萬算很值了。但...如果系統上線了,一年後都沒法為你帶回幾十萬的效益,甚至還讓你虧錢(請相信我,類似上線後還虧/花大錢的案例你在資訊界隨便問都一票),那不管這套軟體廠商是花十幾上百個月,對你來說這套系統都是買貴了,一點都不划算,應該說,這軟體一點意義都沒有。
如果你同意這個思維,大概就能理解,軟體開發的報價不該是用人天來算,況且,一個軟體開發高手跟一個會寫程式的菜鳥初學者,兩個人『一天』的產出差異恐怕可以達十倍以上,但你有看過人天報價level差異化到十倍的水準嗎?應該從來沒有吧。
那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如果軟體不該用人天來計價,那為何打從你第一天進到這個產業,一直到今天,都還是會常常聽到人月或人天這個計價單位呢?
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其實不怎麼知道(不會、不敢、或不願)去評估一套軟體系統的『價值(Value)』。
很難理解? 其實這就如同大部分的公司其實很難評估一個員工的產值一樣。
若當公司不知道該怎麼(或不願意)去衡量員工的產值時,往往就只好拿其他看起來很公平客觀的數字(例如出席狀況和上班工時)來決定員工的價值了。而這正是一種非常古老落後且糟糕的方式。
久而久之,當員工養成習慣用『在辦公室出現的時數』,甚至是加班時數、配合度…來彰顯自己價值時,其實也多半意味著,手上根本沒有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漂亮到可以拿出來凸顯自己的存在對公司的意義。常常有人說,準時上下班是最基本的,這話一體兩面,準時出現在辦公室確實真的就只是『最基本的』。
時代變化的很快,在過去我們父執輩的那個年代,大夥希望公司能夠照顧自己一輩子,因此員工透過高配合度和忠誠度彰顯自己對企業的價值。在那個年代,是企業還有能力保護員工的時代,而如今,姑且不論企業是否有良知或意願,現實狀況是,隨著環境的變遷愈來愈急速,這年頭企業常常連自己都顧不好,更別說保護員工了,如今公司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為了帳上數字好看,先對員工下手也不算讓人意外了。
怎麼辦呢? 對知識工作者來說,唯一的方法是,把時間花在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上。隨時、隨時在手上準備好自己的成績單,別用工時和忠誠度來彰顯自己的價值,用別人無法忽視的成績,來凸顯自己在企業中無可取代的意義。
比起上班時間出現在辦公室裡,更重要的事情其實是,當你出現在辦公室裡時,幫企業(或你所在的部門、或團隊)解決了什麼問題? (或帶來了什麼價值?)
在上班時間出現在公司裡,只是拿到了一張入場券,而真正分勝負的,是拿到了入場券之後的事情…
喔,對了,至於前面說到的軟體報價。
請相信我,如果一套軟體只能拿基本的人天和工時來報價,這多半意味著,這套軟體在客戶心裡的價值,別說真的去計算了,其實連想像的空間都不大。如果你是軟體開發人員,你開始接案,我會建議你盡早脫離用人天報價的邏輯和心態,多想想你開發的軟體產品能為客戶帶來什麼價值。你花多少時間開發這套軟體,跟客戶願意花多少錢購買,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你在企業內上班,那就更簡單了,你手上唯一真正重要的產品,其實就只有你自己而已。如何彰顯自己對企業的價值,才是你的首要任務。如果你真的想清楚了,將會發現,你花多少時間在工作上,跟企業願意花多少錢把你留住,其實也一點關係都沒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