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主義的秘密 - 練習


先前和朋友聊到,最近同時間看一套日劇 Dinner 和 著名的 The Clean Coder  一書,被其中的專業主義感動到不行。

The Clean Coder  剛看完第六章,章名是我從來沒有跟大家分享過,卻是我奉行已久的關鍵字 - 練習。

我絲毫不想透漏Dinner的劇情,以及Robert C. Martin在The Clean Coder ㄧ書中提到關於練習的描述。這些東西(看Dinner這部片以及The Clean Coder這本書)將是屬於你這個月最頂級的享受,我不忍心剝奪它。但我忍不住要說,Dinner男主角在每天下班後忙到深夜的事情、和Robert C. Martin用了一整章說的故事,說到底,都只有簡簡單單卻始終被大家忽略的一個字,練習。

這年頭,很少程式設計師會進行"練習"了,而且是重複的練習。但你絕對沒有意識到,這件是有多麼的重要...老實說,如果不是因為要上課,我自己大概也沒有機會有這麼深的體會。但是,在這邊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近十年來,我擔任教育訓練人員、作者、或是顧問時,一直奉行不渝的 -- 練習。

練習什麽呢? Robert在書裏面有說,像是kata, wasa之類的(這你要看書才知道,說過了,我不想剝奪你的樂趣)。但我想跟大家說我自己的經驗,那就是『研討會前的練習』。

如果你熟悉我,你就會知道我講話的速度應該不算慢,在研討會上,我盡可能在兼顧清楚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跟大家分享,同時間,每一場次的研討會,我都要求自己,要盡可能地與學員互動。

我們也都知道,大夥兒希望看到Live Demo,也因此,我的每一場研討會,幾乎都會有Live Demo的部分,拿今年TechDay Taiwan 2013的例子來說,架構設計的場次中,我簡單Demo了應用程式的分層開發、Unity Application Block的例子、Logging Application Block的例子。在WP8的場次中,我介紹了動態磚、Lock Screen、NFC、App Communication,其中都不乏Live Coding。

一場研討會的時間是70分鐘,其實講師們都清楚的知道,只要Live Demo當中,有一個環節不正確或出現意外狀況,幾乎就有可能讓整個Session毀掉,你不可能讓台下的學員看你在上面Debug、Try and Error...再Debug,或重開機...。也因此,Live Demo要盡可能的行雲流水,如果是超過兩三個範例,那麼挑戰就會倍增,如果再加上幾個不確定性因素,例如網路連線狀況(速度慢或斷線)、投影機(螢幕解析度)、緊張(不熟悉的場子)、麥克風(沒有領夾式的麥克風,導致只剩一隻手敲鍵盤)...這些都會大大影響整個Live demo的狀況,也因此,要順利成功的進行Live Demo,關鍵因素只有一個,就是大量的練習。

你要不要猜猜看我在每一場大型研討會前,要Live Demo的內容有做過多少次練習? 我要告訴你,每一個範例、每一個動作,絕對都"完全一樣地"重複練習超過三次以上,如果時間夠,我會練習到五次,其中一次會錄影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同樣Demo一個範例,例如用WP8建立一個iconic tile,我會在有網路、沒有網路的狀況下各練習一次,接著把螢幕切成只有1024x768的時候,再練習一次(因為投影機大多只支援到這個解析度)。練習時寫的Code完全不變,就是換不同的環境,如果時間允許,我會換一台NB(或開一個虛擬機),再練一次。

因為多年的經驗,我們清楚的知道,有網路和沒網路很可能Demo效果和路徑(操作步驟)會完全不同,在1024x768或1280x800的解析度下,滑鼠點選螢幕上的某個視窗,位置可能會不同,這會影響Live Demo的路徑、而路徑會影響速度,甚至會影響你的信心。

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一旦因為解析度不同、或是網路沒有連線,導致正式上場時Live Demo的路徑(操作步驟)和在家裡操作的不同,講師很容易緊張,ㄧ緊張,就會出錯。

所以我得說,你在現場看到ㄧ次順利的Live Demo,其實往往是講師(至少是我),以完全同樣的步驟在家裡、公司,練習過了三五次之後的結果。先不談準備內容和撰寫範例,光花費在重複練習的時間,已經超過研討會正式上場時間的五倍以上。

但是充分的練習,才能讓我們正式上場的時候不緊張,才能夠在各種環節與情境下,都隨時保持著自信、泰然自若的面對各種可能發生的問題。Live Demo時,打錯一行字,出現ㄧ個Bug,不急,別怕,因為我練習的時候碰到過,不擔心,我知道怎麼解決。

我告訴你我在練習時碰過的幾個極端的例子,包含建立專案的時候不能Build,是因為專案資料夾名名稱+檔案名稱超過Visual Studio的長度限制;用NuGet安裝套件,碰到臨時沒網路忘了要裝那些.dll;開的專案範本不同,套件在.net 4.5才能run,Demo時候卻開到.net 4.0的範本,某些.dll裡面隱含著用了另一個不知名的.dll卻忘了add reference...這種狀況,如果是在台上臨時遇到,我可能直接束手投降,放棄這一段的Demo。但沒有,你幾乎沒看到我們在台上這樣,因為那些問題正式上場時幾乎沒發生過。而沒發生,是因為我知道可能會有這個狀況而先避開了,這些...都是因為事前的練習。

最近這幾年,我習慣把練習的過程順便錄成影片,因為要錄影,所以會有我的旁白,也就是錄影時候的說明,這個說明,事實上又是另一次的練習。我除了在上台前會將Live Demo練習幾次,包含每一張投影片上該講的內容,都會試著整個走過一遍,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哪一張投影片需要長一點、哪一張投影片可以稍微帶過即可。而練習時Live Demo的錄影,也可以讓我預先練習現場要跟學員怎麼說明和介紹這段程式碼,因此我幾乎在比較大型的研討會,都會事先把影片錄好的原因,錄影的過程,也是一種練習。

如此一來,準備一場研討會,我大概寫了5-10次的動態磚建立、5-10次的Unity Application Block的範例、5-10次的Logging Application Block的範例5-10次的Lock Screen、5-10次的NFC、5-10次的App Communication...

到最後,一場研討會下來,最熟悉整個開發的流程,收穫最多的,其實就是我自己。上課強迫我非得hands-on,而實際下手去做,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
後記:
你可能覺得,我又不是講師不多機會上台介紹技術,那還要練習幹嘛? 其實,只要你是ㄧ個程式設計師(甚至是Sale, Presale)、需要跟客戶、老闆、長官 Demo、需要準備驗收的UAT,需要對內部同仁進行技術分享,你的Demo都應該要事前練習,甚至只是看ㄧ本書之後的心得記錄,寫寫blog...這些都是你可以練習的機會,有機會,就不要放過,前面說過,多練習,實際下手去做,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留言

Timons寫道…
大偉哥真是切中要點的分享

當你在台前面對底下很多人(特別是長官在場)
你的DEMO不流暢甚至遇到阻礙
那種壓力可不是說笑的 更會讓你雪上加霜
我非常認同大偉哥的分享
練習 是厚實基本功的不二法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使用LM Studio輕鬆在本地端以API呼叫大語言模型(LLM)

使用 Dify 以No Code方式建立記帳機器人

使用 Dify 建立企業請假機器人

VS Code的字體大小

使用 Dify API 快速建立一個包含前後文記憶的對談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