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偏執狂得以倖存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 Andy Grove

還記得葛洛夫嗎? Intel的創辦人之一。他說的這句話,台灣大多翻譯成『唯有偏執狂得以倖存』,乍看之下很難理解,也不太容易關連到日常工作或生活當中的情境。

為什麼我會突然想到這句話? 講個故事。

適逢農曆過年前,由於過年時候必須要往返南北長途開車,所以過年前理當去車廠保養一下,因為一直都在原廠保養,從來沒發生過什麼太大的問題,也剛好在定期保養的時間內,農曆年前又一堆課程、專案,所以預約保養的時間拖到了小年夜的最後一天。

想說換換機油什麼的,應該很快。

沒想到坐在休息室大廳,咖啡都還沒喝兩口,師傅跑出來說:『先生,我跟您解釋一下車子的狀況…』心想,不妙。師傅說:『OO這邊,和XX這邊,有這些問題,另外OOXX應該要換,但…』『最麻煩的是,車子的水箱幫浦漏水很嚴重,這個問題比較大,如果開長途,恐怕有些危險…』

『好吧,那這些換下來要多少錢?今天會好嗎?』我心裡想,錢能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恩,但是,我們這邊現在沒有料件』師傅說。
『那能不能幫我調調看,是不是其他廠有零件可以換?』我問。
師傅為難的說『恩…就是都問過其他廠了,現在剛好都缺貨,要…年後才能夠幫你調料。』頓了一下又說『但,這個問題蠻嚴重的…』

我立刻問『你是說,車這樣沒法開長途嗎?』

師傅回答:『恩…就是你要常常看水箱是不是空了,我們剛才檢查你的水箱是全空的…如果溫度…如果有亮燈,你要立刻停車。』師傅還補了這一句『這問題蠻麻煩的,如果有貨我一定會建議你立刻換…』

『所以說,我目前也沒法做什麼?』我問。
『我們可以把剛才OO和XX這幾個問題先處理,OOXX先換掉…』師傅說。
『那好吧,我在這邊等。』我回答。

回到休息區,越想越不對勁。上網一查,水箱幫浦不貴,但如果掛掉或漏水,確實風險蠻高的,對安全很有疑慮。

怎麼辦?

過年行程已經定了(訂金也付了),現在改搭高鐵(沒票)或租車都來不及。而且就算下去,沒車也挺不方便的。

剛才一邊喝咖啡一邊打開電腦螢幕上寫到一半的code已經沒法吸引我的專注力,我心想,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先停在這邊,如果你有耐心讀到這裡,我想問問,如果是你,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

每個人解決的方式不同。

壓抑下煩躁的心情。我想,反正我坐在這邊等也是等,我能做甚麼,來試著改變這個狀況呢?
就在這時候,我不知道為何想到葛洛夫這句話:『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好吧,既然我不想改行程,我也不想沒自己的車開,那只能試著解決師傅說的『剛好都缺貨』的問題。

怎麼解決?

我上網找了台北所有的保養廠,一家一家打電話去問有沒有這個零件,師傅沒騙我,還真都缺貨,台北打完了,開始打新北,終於打到最後一家,零件部的師傅跟我說,它們沒貨,但系統上看到有一家在新莊的廠有這個料件。

中午12點了。我立即找到正在幫我換輪胎的師傅,跟他說,我問到有料件了,他一臉茫然加不可思議。我說,新莊的XX廠說有料件,你可以幫我調料嗎?

『如果不行,我自己過去拿…』我話還沒講完,師傅就說:『恩…沒關係,我們幫您處理。』他的表情很難言喻,像是有一點點不可置信,加上了一點點的無奈。

我繼續回到休息區,繼續打開NB,等師傅幫我搞定車子。

--------------------------------------------------------------------------

我回頭想…

真的是沒料件嗎? 可能真的沒有,至少,這個廠確實沒有。但師傅有幫我『盡全力』調料件嗎? 我猜也沒有。因為今天是小年夜,大家都想早點回家,萬一真的調到了料件,恐怕是會導致大家都加班這個唯一的結果。(其實我得感謝師傅願意加班)

我又想…如果今天不是我自己的車,是公司的車,我還會這樣積極嗎? 又或者,如果今天,我是請公司的小弟幫我去保養車子,他聽到了師傅這樣說,他會主動地幫我打電話去每一間保養廠問料件嗎? 他會試著想盡辦法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嗎?

我想也不會(即便他其實也得困在休息區等上兩三個小時),他依舊會回來告訴我,因為車廠說沒料,所以,我的車過年不能開下去了。而當我接到這樣的消息時,我肯定也已經無能為力,因為今天是小年夜最後一天上班日的傍晚,我當然不能怪公司小弟,也不能怪車廠,我只能接受這個結果。

好在,我是自己來保養車,好在,我是保養自己的車。也好在我想到了葛洛夫的那句話。

我想到了十多年前,我在電子製造業工作的日子。
那家CEO的口頭禪是『使命必達』,他要求同仁必須『當責(accountability)』,十多年前台灣的市場氣氛與工作環境與現在當然大不相同。沉溺在那種工作氣氛中,我們被訓練得碰到問題時,習慣性的總是先想該怎麼解決 ,即便(特別是)這個問題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卡在別人(的配合度)的時候。

當時我幾乎不曾聽過,公司裡有任何一位同仁說,因為誰誰誰(或哪一個上下游廠商)的甚麼問題,所以這件事情沒辦法處理。大部分開會的討論只會聚焦在,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很神奇的,當我們專注在思考解決方案(而非抱怨或歸責)時,解決方案往往真的就會出現。

十多年後的今天,我開始知道葛洛夫(Andy Grove)所謂的『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唯有偏執狂得以倖存)』到底是甚麼意思…



那,葛洛夫最後如何?

毫不令人意外,死了(只要是人,終有一死),Andy Grove卒於2016年,他過世時沒像賈伯斯那樣轟動,但其實他影響程度深遠不輸賈伯斯。

這篇也算是對葛洛夫的致敬和悼念。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使用LM Studio輕鬆在本地端以API呼叫大語言模型(LLM)

開啟 teams 中的『會議轉錄(謄寫)』與Copilot會議記錄、摘要功能

原來使用 .net 寫個 MCP Client 也如此簡單

原來使用 .net 寫個 MCP Server 如此簡單

使用 Dify API 快速建立一個包含前後文記憶的對談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