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08的文章

利用Silverlight Toolkit豐富你的Web應用程式

12月4日,將在台北微軟 7樓舉行一場MSDN研討會,重點將放在Silverlight Toolkit,對Silverlight有興趣(或是對如何在網路上建立圖表、或是數位儀表版...等有興趣)的開發人員請千萬別錯過囉,除了會場中所分享的內容之外,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或許我還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Resource,總之,到時候見啦。 搶先報名吧: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msdn/events/webexperience/event081204.htm 議程: Silverlight 2.0 開發技術簡介 Silverlight 控件 與 User Control 的使用與開發 Silverlight Toolkit 介紹與使用技巧 內容:   眾所期待,Silverlight 2.0 終於在 2008 年底正式與我們見面,在這個版本當中,除了原有的 Web 動畫影音技術外,還大幅增加了資料繫結、遠端資料存取、控件、樣板樣式、多執行緒…等開發人員所需的各種功能,一舉將 Web 應用程式開發帶向另一個嶄新的里程碑。   隨著 Silverlight 2.0 的上市,微軟同時提供了 Silverlight toolkit 這一套內含原始程式碼的控件集,讓開發人員在架構 Silverlight 應用程式時免費使用,透過這組控件可輕易的產生各種互動式圖表、使用諸如 TreeView, AutoCompleteBox, DockPanel, UpDown, ViewBox…以及未來多達數十種控件與UI外觀樣式。 在這一個場次當中,我們將透過實際的範例,帶領學員進入 Silverlight 應用程式開發的領域、體驗 Silverlight Toolkit 當中豐富的控件,讓您將 Web 應用程式開發帶向另一個全新的未來。

技術的變與不變之間...Silverlight 3.0的驚鴻一撇

今天在公司開會的時候,一位作者好友透過MSN通知我Scott的BLOG上果然開始出現了Silverlight 3的消息,我一聽不得了,第一時間看了Scott的BLOG,大意是說,Silverlight 2在今年推出正式版之後,在一個月內,已經有超過100 million(哇哇,超過一億? 會不會太誇張??? 應該是很多機器overlap的重新計算了吧,像是我,至少裝了30次)機器安裝了Silverlight 2(不過,聽起來微軟好像對這個數字很爽的感覺^_^)。 而且,還有很多Sivlerlight 2使用在產品中的真實案例(嘿嘿,當然,內舉不避親,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K2的blackpoint,如果有人對這個產品有興趣,可以跟我聯絡),足以證明Silverlight 2是一個可以真實應用的開發工具。 接著Scott趁勝追擊的說,將在next year推出下一個版本的Silverlight 3,令人興奮的部分是,在大家開罵了很久之後,終於,終於,可以在Visual Studio和Visual Web Developer Express當中以所視即所得的方式設計Silverlight了,Data Binding的部分也有工具(Wizard)可以設定,而不需要手動去下Code(剛好這件事情就是那天去參加好友的seminar後,在路上和他討論的問題,嘿嘿,沒想到他還真有先見之明),另外加上對3D的支援,以及對H.264 video格式的support...總括一句話,就是功能越來越強就對了(老實說,就是Silverlight的WPF化),然後Scott暗示大家趕快投入開發的行列,因為早晚有一天,Silverlight會把Fl?x幹掉(後面這句話是我自己加的...^_^) 看了這一篇BLOG之後,我挺有感概,技術變化得太快了,對於寫書的作者來說,會不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呢?Silverlight 1.0的書才剛出,Silverlight 2.0就馬上Beta 1,現在Sivlerlight 2的書還沒出,馬上就有Silverlight 3的消息,是怎樣?拼進度嗎? 回頭想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是外國人太快,還是我們太慢? 老實說,我相信大家都沒什麼內幕消息,而且現在到處都是BLOG,訊息非常透明,要有秘密也不容易,也就是說,這些Roadmap是大家早已知道的,而且三

以WCF來開發RESTful風格的服務

圖片
  在上周 『從Web Service到RESTful WCF的心情』 一文中,我提到了對REST的感想,而這一篇,則是介紹.NET 3.5 中對REST的支援,說明如何透過WCF開發RESTful服務,不過,當.NET開發人員要透過WCF來開發RESTful的服務之前,有一些基本的觀念需要釐清。所謂的REST技術,其精神是透過Uri來描述存在於網際網路上的資源,例如:     http://www.studyhost.com/Eshop/Products/Nokia5130   上面這串網址可表示一個產品資料表中的產品,產品名稱為Nokia5130,若我們想取得資料,可透過HTTP GET方法,以上述網址來取得。   若我們想刪除這個資料,則一樣是上面這串網址,但是對IIS伺服器送出的動作則是HTTP DELETE。如果我們想建立一筆新的資料,則可透過HTTP POST方法,至於要修改,則透過HTTP PUT方法。   也就是說,描述資源是透過Uri,而對資源要進行的動作,則是透過HTTP verb來進行。有了這樣的觀念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嘗試建議建立RESTful的 WCF服務。我們建立出的WCF服務,只需要遵循上述的 REST風格,即可讓所有的開發人員存取。     一直說REST風格而不說REST規格,主要的原因是REST並非是一種哪一個機構或是協會設計出來的規格,由於架構簡單,它僅僅是一種設計風格,就是兩個要點,用Uri來描述資源位置,用四種Http Verbs(包含GET, POST, DELETE, PUT)來決定對這個資源要進行的動作,甚至當我們用調用某一個RESTful的服務時,該服務回傳的資料也沒有一定要以XML型別回傳,也可以是單純的文字或是HTML。總而言之,它就是簡單導向。   而HTTP Verbs到底是什麼呢?這對於絕大部分時間僅僅使用瀏覽器的開發人員來說,可能有點陌生,HTTP Verbs是HTTP協議定義出的規格,HTTP共有八種動作,包含:HEAD, GET, POST, PUT, DELETE, TRACE, OPTIONS, CONNECT,過去我們常用且熟悉的應該是HTTP GET和HTTP POST,當你在瀏覽器上輸入一個網址,對於IIS伺服器下的指令其實就是HTTP GET,而當你在瀏覽器上按下某一個Submit按鈕(或

John McCain Concession Speech(麥肯敗選演說)

看了新聞,提到麥肯的敗選演說,實在覺得應該要讓大家看看,我對麥肯的認識不深,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篇成功的演說,風度、格局展現無遺,希望台灣的政治人物(如果還有的話...因為大部分我覺得都是政客,距離政治人物還很遠...)可以學習.. ( 中文大意 ) MCCAIN: Thank you. Thank you, my friends. Thank you for coming here on this beautiful Arizona evening. My friends, we have — we have come to the end of a long journey. The American people have spoken, and they have spoken clearly. A little while ago, I had the honor of calling Senator Barack Obama to congratulate him. (BOOING) Please. To congratulate him on being elected the next president of the country that we both love. In a contest as long and difficult as this campaign has been, his success alone commands my respect for his ability and perseverance. But that he managed to do so by inspiring the hopes of so many millions of Americans who had once wrongly believed that they had little at stake or little influence in the election of an American president is something I deeply admire and commend him for achieving. This is an historic election, and I recognize

REST一下吧~ 從Web Service到RESTful WCF的心情

  前陣子我的技術前輩Ruddy在 MSDN研討會中 ,介紹了WCF在.NET 3.5上的一些功能增強,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是WCF對REST的支持。   你會發現,最近這一兩年, REST 這個字眼常常看到,儘管他是Dr. Roy Fielding在2000年時候就提出的,但是我想真正開始紅起來,是因為Amazon和Yahoo都開始拋棄Web Service改提供REST形式的服務,且RoR和一些其他陣營的開發工具都大張旗鼓的支援...所以,就紅了...-_-'''   而.NET似乎總是比其他陣營遲緩(或是嚴謹?)一點,不過仗著後台硬(現金多),對於各種技術的支援也總是後發先至,你會看到REST突然之間在.NET開發技術裡佔了一個不小的位置,WCF支持它、ADO.NET Data Service也支持它...   由於未來我會花一點時間談談ADO.NET Data Service(因為我要在Silverlight當中叫用它),你會發現這個服務也是建立在REST的概念上,透過相當簡單的URL來存取遠端的資料庫。   在過去,這不是Web Service的主要工作嗎? 是的,在2002年,我寫的第一本ASP.NET書籍當中,還努力的鼓催Web Service的使用,我還記得那時候提的範例,是一個郵遞區號的Web Service呼叫,我還說,如果郵局提供此Web Service,全台灣(或全世界)使用到台灣郵遞區號的程式或網站,就再也不用自己去下載郵局提供的3+2郵遞區號對照表(如果我沒記錯是Excel格式),還要手動轉成DB,還要常常自己上網更新,因為台灣的路名、郵遞區號等資訊常常變...透過Web Service,我們可以輕易的達成網站間或是應用程式間的資料交換,把資訊串起來,讓SOA的理想更有可能輕易實現。   但是,過了那麼多年,Web Service雖然成功的在企業中被使用,但是多半還是在同質的多系統之間進行資料交換,例如在.NET寫的HR或ERP系統之間交換資料。很少看到我們真正期待的在異質系統之間進行資料交換。Web Service儘管是RPC(遠端程序呼叫:remote procedure call)一個相當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鼓催了多年,卻始終很難達成異質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換。why?   原因有很多,安全性、效能、使用上的便

Keep Walking - 王建民篇

哇, 我喜歡的Keep Walking廣告增加了王建民篇...看來我需要考慮要不要更新桌面了...^_^

兩岸會談對台灣資訊業的影響

  這篇文章的標題很嚴肅,但是我只是想談談自己的一些心情和看法...   這幾天有很多人在抗議,也有很多人期待這歷史性的一刻,不論如何,不管你是歡迎還是抗議,改變還是即將發生。或許絕大部分政治人物關心的主題是明天(10/6)馬陳會的時候,陳雲林到底要不要稱呼馬英九為總統,聽說這個很重要,因為這涉及主權,但是我比較關心這幾天簽出來的協議,對我未來的影響...   幾個磋商的重點,在這兩天都已經確認並簽暑完成了,其中是不是可能導致未來台灣IT產業相關的改變,是我比較關心的部分,至於主權這麼偉大的議題我想有太多人因為各種理由而比我關心的多,所以我這種小人物應該不需要特別擔心...(強調一下,我也覺得很重要,只是天塌下來還有別人擋著,感謝他們,所以我先關注一下其他我比較關心的問題...)   過去一年我的主要開發人員不在台灣,我和對岸的資訊社群、出版社都有密切的合作,不可否認的,由於台商到了大陸(這表示客戶到了大陸),所以過去幾年,有不少的軟體業被迫需要在對岸設點,進而慢慢把一些工作機會從台灣移到了大陸... (難怪買書的人變少了 ^_^)   這幾天碰到一家廠商,該廠商的主要開發人員(從SD以降)全部在對岸,在台灣只有SA以上的人力佈署,這種模式在這幾年我常常看到,最主要的考量是成本,而令人訝異的是,最近幾年同樣成本、同樣年紀、或是同樣工作經驗的開發人員相比較,對岸的成本明顯還是比較低、素質卻有明顯的提升,相較之下,台灣的junior開發人員和剛畢業的學生狀況頗令人擔心...   這個趨勢已經從developer蔓延到SD, 而SA因為要面對客戶,所以只要客戶在台灣,在目前大陸人士來台不是很方便的狀況下,被取代的可能性比較低(但是如果你的主要客戶是在大陸的台商,那情況就不一樣了),但是昨天會談的結果,不出所料的,兩岸正式邁向三通,從台北到上海只需要80分鐘,比台北到高雄搭高鐵還快...   未來,由於實體距離的縮短,是不是更有可能台灣的專案需求完全由大陸的開發團隊承接,我想不需要我們亂猜測,在未來一年內可以看到結果...   在某些政治人物擔心對岸農產品會不會來台,對岸工作人員會不會搶了台灣人的工作,努力的想要怎樣禁止或是怎樣有條件開發...我要講的是,人家Thomas Friedman三年前就說了, 世界是平的 ,那道牆早就瀕臨瓦解,與其滿腦袋想要怎麼阻擋,不如想想怎麼

在沒有LAN的狀況下讓host與VPC以網路通訊

圖片
不知道從幾年前開始,VPC從消遣打發時間的玩具,升級成我每天工作必備的開發/測試工具,雖著VPC使用的時間越多,其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元化。 一般來說,我的工作地點都有無線網路可以使用,我的作法會是讓host(我的主機, 也就是NB),跟VPC各拿一個IP,儘管用的是同一張網卡(VPC設定為一張網卡, 對應到host上的真實網卡),但是由於各自有一個真實IP,因此資料傳輸上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需求不是用來複製檔案,複製檔案從host拖曳到VPC裡面即可,不用繞來繞去透過網路那麼辛苦,這個需求多半是開發Client-Server之間的應用程式以及測試,因此會需要實際有兩個IP進行互動。 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抓取不到兩個IP: 1. 根本沒有無線網路,連一個IP都沒有 2.有無線網路,但是並不是DHCP,連線也有限制,典型像WiFly,你沒辦法讓VPC有一個獨立的IP, VPC還是可以透過NAT方式上網,但是沒辦法和host以IP對IP的方式溝通。 碰到這種情況,殺手鐧就要來了,前陣子跟Michael學到一招不錯,記下來和大家分享,首先,你可以在host上安裝一張虛擬的網卡,名稱為:Microsoft Loopback Adapter: 接著設定這張網卡為固定IP,例如192.168.20.10: 然後將VPC的虛擬網卡設定,增加成兩張網卡(你可以一張設為NAT,一張設為Microsoft Loopback Adapter): 接著把VPC裡面,對應到Microsoft Loopback Adapter的那張網卡IP設定為同一個網段的固定IP,例如192.168.20.20: 你也可以順手把VPC中的另一張網卡設為DHCP。 接著,回到host,試著ping 192.168.20.20,你會發現host已經可以透過網路方式連線到VPC裡面的IP位置: 這樣的做法,可以讓我們在沒有LAN的環境下,在VPC中架設Server,然後從host當中進行存取,或是相關的測試。